痢疾的症状与饮食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7-09-01 20:14:19  阅读:7782+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孙菲菲


    痢疾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、里急后重、痢下赤白脓血等。绝大多数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,故又称菌痢,一般可分为急性菌痢与慢性菌痢。中医称前者为“赤白痢”、“脓血痢”、“热痢”,称后者为“久痢”、“休息痢”。

    痢疾在主治原则方面,中医认为,急性菌痢大多数是湿热痢,是因湿热积滞肠中,以致传导失职,表现为腹痛、里急后重、下痢赤白相杂、肛门灼热、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。患者宜吃清淡流质半流质和具有清热、化湿、和胃、行气作用的食物,忌吃辛辣温燥、油腻荤腥、生冷瓜果等食品。

    慢性痢疾多属脾阳虚弱、正虚邪实,肠胃传导失常而成为虚寒痢。表现为下痢稀薄,或时发时止,日久难愈,临厕腹痛里急,大便夹有黏液,或见赤色、甚则滑脱不禁、食少神疲、四肢欠温、舌淡苔白腻。患者宜吃具有益气健脾、温补行气作用的食品,忌食性凉生冷、黏糯滋腻的食物。

    患有急性痢疾的人适宜食用下列食物。
    1.大蒜:口服生紫皮蒜,每日3次,每次1~2个。一般体温平均1~2天降至正常,里急后重平均2~5天消失,大便2~4天恢复正常。
    2.苋菜:能治赤白痢疾。《本草图经》云:“紫苋:主气痢。赤苋:主血痢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中也说:“六苋,并利大小肠,治初痢。”凡痢疾初起,宜用红苋菜煎水服食,也可参考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中的“紫苋粥”法:“治产前后赤白痢:紫苋叶一握,粳米三合。上先以水煎苋叶,挤取汁去滓,下米煮粥,空心食之。”
    3.萝卜:民间常用白萝卜250克,抗取汁,加白糖30克,再用开水冲服,口服2次,痊愈为止。《食物本草》亦云:“生捣服,治噤口痢。”也可选用《普济方》中的方法:“治诸热痢,血癌及痢后大肠里痛:萝卜,截碎,研细,滤清汁一小盏,同煎,早午食前服。”
    此外,急性菌痢患者还宜服食绿豆、瓠子、赤小豆、冬瓜、蕹菜、丝瓜等。

    患有慢性痢疾的人适宜食用下列食物。
    1.糯米: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糯米暖脾胃,止虚寒泄痢。”慢性久痢,多为脾胃虚寒所致,故尤宜食之。《经验良方》载:“治下痢:糯谷一升,炒出白花,去壳,用姜汁拌湿,再炒为末,每服一匙,汤下,三服。”此法供虚寒久痢者食用。
    2.荞麦:能宽肠消积,最宜慢性痢疾者食用。古时《简便方》曾记载一病例:“肚腹微微作痛,出即泻,泻亦不多,日夜数行者,用荞麦面一味做饭,连食三四次即愈。”明代李时珍也有切身体会:“予壮年患此两月,瘦怯尤甚,用消食化气之药,俱不佳,一僧传此而愈,转用皆效。”
    3.花椒:辛温调味品,能温中、散寒、除湿。《别录》中早有记载:“疗六腑寒冷,开肠理,痛血脉,调关节。”性寒湿久痢之人,食之最宜。
    4.金樱子:性平,味酸涩,急性菌痢皆忌,但慢性久痢者宜之。《蜀本草》谓其:“治脾泄下痢”。《泉州本草》介绍:“治久虚泄泻下痢:金樱子30克,党参10克,水煎服。”《闽东本草》:“治久痢脱肛:金樱子(去刺、仁)30克,鸡蛋一枚炖服。”
    此外,慢性痢疾者还宜服食苋菜、马齿苋、荠菜、茶叶、山楂、无花果、榛子、茱萸等。

    除了上面的宜食食物外,下面列出了患有急性和慢性痢疾的人忌食的食物。
    1.柿子:性寒、味甘涩,患有痢疾的人要忌食。清代食医王孟英曾说:“泻痢皆忌之。”尤其是脾气虚寒的慢性久痢者,更不适合吃。《本草经疏》中也曾告诫:“冷痢滑泄,肠胃虚脱者忌之。”
    2.鹅肉: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鹅,气味俱厚,发风发疮。”《本草求真》也说:“发风发疮发毒,因其病多湿热,得此湿胜气壅。”古今医家及民间也把鹅肉当作发物,故急慢性痢疾者忌食。
    3.狗肉:温补性食物,急性痢疾者切勿服食,以免助长大肠湿热之邪,加剧病情。正如《本草经疏》所言:“治痢亦非所宜。”
    4.羊肉:性温,味甘,甘温补益之物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认为:“痢疾之人忌食之。”《千金·食治》亦云:“暴下后不可食羊肉、髓及骨汁。”因此,凡急性痢疾肠炎者,切莫服食。
    此外,急性痢疾的人还应忌吃桂圆、荔枝、大枣、柏子仁、松子仁、人参、黄芪、枸杞子等补益食品;忌吃鸡肉、鸭肉、鹿肉等各种肉类食品;忌吃芡实、莲子、菱角等性涩之物;忌吃蚬肉、蚌肉、带鱼、鲥鱼、鳊鱼等水产品;也忌吃辣椒、桂皮、花椒、白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。慢性痢疾者还应忌吃田螺、螃蟹、蛤蜊、香蕉、生菜瓜、生黄瓜、生莴苣、生地瓜等性寒生冷之物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